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經常和親的唐朝,到底送了多少真公主?

  經常和親的唐朝,到底送了多少真公主?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

  “黠虜生擒未有涯,黑山營陣識龍蛇。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陳陶《隴西行》

  和親其實從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比如說《左傳》就有記載“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欒氏,而固與范氏和親”,而和親作為一種政治手段,貫穿于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在唐朝更是達到鼎盛,成為一種安撫少數民族、調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文化交流的常見辦法,也是最優質的一種辦法。

  唐朝初期,前涼張氏與慕容吐谷渾家族聯姻,之后攜手騷擾中原邊境,而且橫亙在絲綢之路上,阻礙了中國和西方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使得李世民不得不出手武力鎮壓,但是武力鎮壓并非最好的手段,尤其是在唐朝剛剛建立的時候,不少人就想到了少數民族聯姻然后團結的事情,又想到前朝所為,于是也建議采取和親政策。

  公元622年他們選中了弘化公主,因其秀麗端莊,猶如天上玉兔的真身,清儀縹緲,認為其能傾國傾城,而且大膽聰明,于是公元640年她成為了唐朝第一位和親公主,嫁給吐谷渾國君慕容諾曷缽。當時弘化公主17歲,慕容諾曷缽16歲,并不像很多電視劇里演的那樣,和親的公主嫁給了大老爺們那么凄慘。

  而且這次和親卓有成效,弘化公主幫助的丈夫粉碎了宣王的勢力,鞏固了地位,同時吐谷渾自然而然也停下了對于唐朝的進犯,之后雙方互相友好往來10年,直到吐谷渾屢遭吐蕃的進犯,不由得舉家遷往了涼州和靈州,而弘化公主也成為唯一一個能回到唐朝的公主,武則天稱帝之后還將她進封西平郡大長公主,一生喜樂無憂。

  不過要說文成公主是歷史上第一個和親的公主也沒錯,因為在弘化公主之前唐朝還受到了吐蕃的威脅,面對這樣的威脅,唐太宗被迫同意了和親計劃,表示愿意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那是公元638年,而后公元639年慕容諾曷缽才受到唐太宗的賜婚,但是弘化公主先出嫁,文成公主在公元641年下嫁。

  不過雖然前后腳的關系,但在大家的印象中卻只記住了一個文成公主,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因為文成公主出嫁之前,局勢已經發生了驚天的逆轉,一開始唐太宗是被迫答應,但是松贊干布后來被侯君集打怕了,求親不再是一種示威,而是變成了示好,所以當時他是帶著無數珠寶和黃金5000兩,才娶到文成公主的。

  面對這樣來的一個公主,松贊干布不敢怠慢,據吐蕃史料記載,當天松贊干布就為其加冕封作王后,還給她修筑氣勢磅礴的布達拉宮,以至于文成公主在當地待遇非常高;同時松贊干布也是真的喜歡她,為了她愿意穿漢族的服飾,學習漢族的文化,也多年和中原交好,等她公元680年死后,子民也愿意她舉行隆重的葬禮,為她塑像。

  此后唐朝就在和親的道路上一去不回,據統計一共有20位公主,曾被賜婚出嫁,其中只有4人沒有真的嫁出去,剩下的16位是真正的“散如滿天星”,當然這里面不全是貨真價實的公主,事實上只有6位屬于天之驕女,分別是新興公主、寧國公主、咸安公主、永安長公主、太和長公主以及安化長公主。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假公主”的情況?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唐朝的和親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一種妥協,不管是“打不過了緩一緩”的妥協,還是“忙著呢沒空廢話”的妥協,都是一種妥協;而在對方看來就是自己擁有了唐朝的“人質”,有了一個下臺階的“借口”,有了一個比圣旨還厲害的“承諾”。所以公主是誰,什么身份,并不重要。

  因為他們不看重公主的來歷,那唐朝自然也不愿意讓自己的尊貴的女孩子們去受苦,很多和親公主是沒有什么好下場的,一個著名的典型就是小寧國公主,公元758年她作為榮王之女,而被封的公主,陪寧國公主嫁去回紇,做葛勒可汗妾室,次年可汗死掉之后,寧國公主拋下她回去了,然后她按照習俗嫁給了可汗之子,被遺忘后病死。

  作為一種維系和平的紐帶,唐朝的公主們付出了太多,但是她們的犧牲換來的是唐朝幾百年的繁榮昌盛,幾百年來的盛世太平,她們柔弱而堅毅勇敢的心,是必然被人所記住和欽佩的心,所以每一位公主其實都和文成公主一樣偉大,文成公主象征的也不僅僅只是她個人,而是這20位唐朝奇女子。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