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有四位著名的賢女,她們分別是貞觀之治的武則天、三國時期的黃承兒、楚國春秋時期的蔡文姬以及春秋時期的陸賈。這四位賢女各自才華橫溢,勇敢堅韌,以她們獨特的方式展現了中華兒女的風采和智慧。她們的故事傳揚千古,成為中國古代社會中耀眼的一道風景線。
俗話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她讓自己的丈夫沒有后顧之憂,專心拓展自己的事業。當然了,每一位比較杰出的皇帝也有這樣的賢內助。接下午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大家比較認可的中國古代四大賢后。1.衛皇后

孝武衛皇后名不詳,字子夫,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省臨汾市)人。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史稱孝武衛皇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謚號的皇后。她原為平陽公主家歌女,漢武帝劉徹十八歲時去探望平陽公主時,看上了衛子夫,衛子夫因此得以入宮,元朔元年立為皇后。他的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號稱帝國雙璧,為漢武帝征討匈奴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征和二年,衛皇后被卷入巫蠱之禍中,她的兒子太子劉據自殺,自己聽到這個消息后也自殺身亡。漢武帝追謚思后,葬于桐柏亭。身駐漢宮凡49年,在皇后位38年,育有一男三女。
2.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 (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鮮卑族,祖籍洛陽,小字觀音婢。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唐朝宰相長孫無忌妹妹,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她八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十三歲嫁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被冊封為皇后,在后位時,生性節儉、深明大義,又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并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為李世民誕下三子四女。貞觀十年(636)六月,長孫皇后在立政殿去世,時年36歲。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
3.孟皇后
昭慈圣獻孟皇后(1073年-1131年),洺州(今河北永年)人,是宋哲宗趙煦第一任皇后,眉州防御使、馬軍都虞候、贈太尉孟元的孫女。其二度被廢又二度復位讓人津津樂道,經歷之離奇,實為罕見。她一生經歷曲折,受挫于哲宗、徽宗兩朝。靖康亂后,因孟氏是一位被廢黜的皇后,故孟氏并未被金軍所擄,得以活命。高宗趙構登基后,復尊太后,她對于南宋政權的建立,穩固南宋形勢,起到了重要作用。紹興元年(1131年),孟太后崩,葬于會稽縣上皇村。
4.馬皇后
馬皇后(1332年8月9日-1382年9月17日),女,漢族,南直隸鳳陽府宿州(今安徽宿州)人,滁陽王郭子興的養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結發妻子。至正十二年,馬氏嫁于時為紅巾軍將領的朱元璋為妻。她和朱元璋可稱得上是一對同甘共苦,共患難的夫妻。朱元璋稱帝以后,立她為皇后,朱元璋對她十分信賴,多次聽從她的意見寬免大臣過錯。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后病逝,享年51歲,葬于明孝陵,謚號孝慈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