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抗拒佛教的真相是什么?以下有趣的歷史編輯將詳細介紹相關內容。
凌煙閣是李世民為表彰為唐朝做出杰出貢獻的英雄而建造的榮譽殿堂。里面有24位唐朝英雄的肖像,供世人以此為榜樣。
據說有兩位英雄因為信仰佛教和權力地位的絕緣而拒絕了佛教。李世民抗拒佛教的真相嗎?還是還有其他原因來抗拒佛教?

為什么唐朝有凌煙閣?
事實上,無論哪一代,對英雄都有不同程度的獎勵。即使許多皇帝為了自己的權力過河拆橋,他們也在多年后封殺了英雄。他們沒有說他們在第一次立功時就被殺了。
因此,只要是做出汗馬功勞的人,古代皇帝都會給予獎勵,最高可以封親王,最低也是有爵位的主人。
然而,還有一種獎勵可能比封親王更受歡迎,因為封親王是非常危險的,很容易被皇帝懷疑,所以把英雄的名字和肖像放在架子上更容易接受。
這種做法在漢代就已經存在了,比如漢宣帝的麒麟閣十一功臣,漢光武帝的云臺十八將,類似于凌煙閣。
被李世民選中放入凌煙閣的24位功臣,都是為唐朝和李世民的皇位做出貢獻的重臣。
公元643年,李世民為了懷念和給功臣們一個歷史性的表彰,在皇宮太極殿旁邊設立了一個凌煙閣,命人將24位功臣的頭像畫成畫像,掛在這個亭子里。
這不僅給世人樹立了榜樣,也給了功臣后代一個敬仰的機會,也給自己的國家穩定注射了強心劑。
哪兩個凌煙閣功臣因佛失勢?
1.名聲最低的英雄張亮
張亮是著名的凌煙閣二十四英雄之一,但與其他二十三位著名英雄相比,特別是長孫無極、魏征、方玄齡、尉遲敬德等,張亮似乎是一個不知名的小人物。
但這位看似默默無聞的張亮,在凌煙閣功臣中排名第十六,侯君集、程知節、李積、秦瓊等著名功臣都排在他后面,可見張亮這個人并不像他的名聲那么簡單。
張亮原本是農民,因為隋末動亂時期,他選擇投靠后來著名的瓦崗寨,憑借探索情報的能力。
他曾在瓦崗寨當過一名將軍。后來,他跟隨瓦崗寨的所有人來到唐朝,然后兩次擔任刺史。然而,由于敵人的進攻,他們都匆匆逃離了生命,沒有取得實際成就。
后來,房玄齡向秦王李世民推薦。李世民把負責軍隊后勤的工作交給了張亮。張亮做得很好,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并賦予了他沉重的責任。他命張亮秘密到洛陽等地招募李世民使用的有能力的外星人,后來被李建成抓獲。
在嚴刑拷打下,張亮威武不屈,沒有透露任何消息,最后在秦王府的壓力下,李建成的手下只能釋放張亮。
玄武門政變后,張亮成為李世民手下的偉大英雄之一。由于他的秘密,李世民特別重視他。首先,他被提升為右衛將軍和懷州總管,并被授予長平縣公職。
此后被提拔為御史大夫、光祿卿、工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職,甚至被封為云國公,因此被列入凌煙閣,排名第十六。
公元646年3月(貞觀20年),張亮因收養500名義子和勾結江湖術士被告知李世民。當時李世民躺在床上,有些疑神疑鬼。派人檢查后,他直接下令處死張亮。
至于張亮的真實死因,據《資治通鑒》記載,據說張亮半年前因信佛被李世民大肆批評。
因此,張亮因為信仰佛教而失去了李世民的信任。因此,再加上收養大量的義子和勾結術士,他被懷疑造反。當然,李世民寧愿殺錯也不愿放手。
二、兩朝重臣蕭宇
在凌煙閣排名第九的高位,蕭宇的出身與張亮有很大的不同。他出生在歷史上著名的蘭陵蕭氏族,南北朝西梁國君的第二個兒子,楊迪皇帝楊光的蕭皇后和他的母親和弟弟。在如此驚人的背景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將是一個浪漫的公子,如混合食物和死亡。
然而,蕭宇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他審時度勢。在李淵進入北京成為皇帝之前,他立即主動向李淵靠攏,被李淵重用。唐朝開國時,他是宰相之一。
唐德在四年內為自己增加了平定王世充的功績,因此李世民上位后,仍被重用,官位再升一級。
然而,雖然這個人有很高的天賦,但他嫉妒他的才能。他經常誹謗秦王府時期跟隨李世民的重要官員,如房玄齡。因此,他后來遭到了李世民的厭惡,但他沒有直接殺死他。
然而,即使一個大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以前也被重用過。一旦皇帝不高興,這標志著他離失敗不遠了。因此,當張梁失去李世民的信任時,他也被列入了不信任的黑名單。
李世民在《資治通鑒》中記載了張亮所說的一幕。當時,蕭宇也在聽。李世民對張亮說:“既然你這么信佛,為什么不出家呢?你為什么要占據官位?”
這樣不禮貌的話不僅刺激了張良的心靈,也讓站在他旁邊的蕭宇大吃一驚,因為蕭宇經常在家里說經念佛。他以為李世民在含沙射影。
于是蕭宇立刻插話說要出家!本來他只是想在李世民面前裝逼,但李世民自然同意了,沒有按照套路打牌。他還對蕭宇說:“我知道你氣質優雅,不會耽誤你的好事。”
聽到這話,蕭宇驚呆了,心里立刻跳出了成千上萬的草泥馬,但他沒有“啞巴吃黃連”,而是厚著臉皮問李世民:“大臣只是想了一會兒,還是不能出家。”這就是所謂的先生之前沒有笑話!
蕭宇在文武大臣面前打了皇帝的臉。李世民怎么能饒了他!所以沒過多久,李世民下令列舉了蕭宇信佛的各種罪行。李世民說,南朝梁武帝蕭衍因為信佛而浪費錢,最終導致亡國。
因此,我們不應該相信這些空靈虛無的教義。我們還說,蕭宇因為私人廢物和善惡,然后解除了蕭宇的頭銜,把他貶到商州作為刺史。
至此,李世民以兩位功臣一死一貶的結果告訴文武百官,他不喜歡佛教。
為什么李世民抗拒佛教?
唐初,李淵和李世民都抵制佛教。公元626年,李淵還命令大量僧侶回歸習俗。同時,他還嚴格規定了全國寺廟數量:京師留寺三,諸州留寺一。李淵和李世民的父子為什么要抵制佛教?
1.封建集權制度的需要
作為封建制度下的王朝,首先要做的是中央集權,所以首要任務是統一思想,所以李世民需要一個符合自己集權統治的思想。
那么什么想法最符合呢?
當然,自漢武帝時期以來,“罷免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主張符合中央集權制度。后來,司馬家族晉朝因為分封制而崩潰了統一的局面。到目前為止,它已經崩潰了幾百年。在過去的幾百年里,中央集權制度是一種自由的感覺。
因此,唐代李世民絕不允許自己的王朝分崩離析,因此要繼續遵循儒家思想。
因為佛教的思想與提倡忠君孝親的孔孟背道而馳,直接與中央集權制的思想制度產生了現實矛盾。因此,唐朝應吸取隋朝前幾百年的亂世教訓,立即加強中央集權制度。
公元628年(貞觀二年),李世民對朝臣說:“我所愛的人,唯堯、舜、周孔的方式,以為鳥有翼,魚有水,失去了就死,不能暫無耳。”
李世民作為一個國家的皇帝,作為自己的領導者,他周圍的重要文武大臣是第一個執行者的指導作用。因此,兩位凌煙閣英雄張亮和蕭宇的信仰違背了唐初的國家政策,李世民肯定會給他們相反的選擇!
只有在思想上統一全國,然后發布政令,才能落實到位,使國家繁榮穩步發展。
2.國家初建,百廢待興
即使在歷史上,隋朝留下了大量的食物和材料,但唐朝的整個社會環境經歷了隋朝末年的戰爭,仍然需要休息和勤奮致富,而不是像南北朝也花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質資源信仰佛教,所以剛剛獲得政權的李唐世界必須進入一個新的滅亡狀態!
因此,李世民最想看到的是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地尋求國家的發展。例如,在唐朝后來的繁榮時期,后來的皇帝沒有阻止他們對佛教或其他教派的信仰。
因為整個社會都在發展,唐朝的政策是開放和包容的,所以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態度,但更能促進社會的發展!但在此之前,新建的唐朝需要儒家思想作為指導,鼓勵和引導所有唐朝人民努力工作!
綜上所述,李世民之所以抗拒佛教,可能并不討厭,但為了發展自己的政權,必須有明確的態度,統一思想,穩定皇權,謀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