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朱元璋年號洪武,登基后努力工作,出現了一個繁榮的時代,那就是洪武之治。那么洪武之治的主要方面是什么呢?下面有趣的歷史編輯將為您帶來詳細的介紹,然后向下看~
在軍事上,明太祖再次統一了中國。洪武元年(1368),雖然明軍消滅了元朝,但全國仍有不同的分裂勢力。1371年,明朝從長江和關中兩個方向攻擊了四川的夏政權。夏政權輸給了明軍,夏滅亡了。
在云南,昆明被元梁王割據,大理被段世占據;1381年,傅友德率軍攻打云南,梁王輸了,自殺了。1382年,藍玉和穆英平定了大理段的政權。對于北元政權,明太祖多次北伐;1387年,馮勝率領明軍攻擊占領遼東的元太尉納哈,納哈投降;同年,藍玉遠征漠北,北元君主被下屬殺害,陷入內亂。到目前為止,明朝基本統一了中國。
建立各種政治制度,恢復社會秩序。在中央政府,首相被廢除,君主權力被壟斷;在地方政府方面,改革了前元的省級制度,建立了宣布政府使命,只管理政府事務。軍事和司法部門分別指揮使命和布政使命,權力分為三部分,加強了中央集權。在基層管理方面,建立了家庭帖子和里甲制度,確保了政府對基層人民的有效管理。在賦役征收方面,建立魚鱗冊,記錄每戶所擁有的土地,并征收賦稅。
明太祖與民在經濟上休息。戰后,經濟急需恢復。明朝法院規定,對于新開墾的土地,免征兵役,禁止富人過度合并土地;被遺棄的土地由后來者耕種,所有權歸后來者所有。此外,朝廷還組織屯田,分為軍屯、民屯和商屯;特別是軍屯不僅可以保證軍隊的糧食和工資,還可以減輕人民的稅收負擔,有效地促進國家力量的經濟復蘇和發展。
此外,朝廷修建了水利設施,統一了貨幣制度,消除了貨幣制度的混亂,促進了商品流通,確保和促進了農業和商業的發展。據文獻記載,1393年比1381年多出約100萬戶;1391年,超過380萬公頃的土地是新開墾的土地。
此外,明太祖還建立了衛所制度,分封諸侯,發展了對外關系。洪武之治出現在明朝,政治統一,社會穩定,經濟復蘇,文化發展。
1368年,朱元璋在金陵應天府成為皇帝,明朝正式成立。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力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全國各地農民修復水利;大力倡導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的種植。他也是徒富民,抑制強者;下令解放奴隸;減輕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測量土地,檢查戶口等。
朱元璋時代,國家黃冊用于征收田賦的土地,高達850萬傾土(洪武26年)。洪武時期人民豐富,府庫衍溢。是時候開墾農業了,土壤沒有萊蕪,人敦本業,大興屯田,所以上下交足,軍民徐裕。
同時,它還解除了元代工商對工匠的約束制度,解除了唐、宋、元三代租戶的卑劣地位和主人主宰的生死懲罰的命運。中國工商工匠和租戶首次在法律上確認了平等的人權,不再是被屠殺的奴隸。
明初,經過朱元璋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發展,國力迅速增長。因為它的年號是“洪武”,所以歷史上被稱為洪武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