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古代弓箭有多大威力的讀者,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在冷兵器時代,作戰方式和戰場的生存法則和現代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如今都是現代化作戰,使用的是熱兵器,無論是子彈還是大炮都能具備著非常恐怖和的殺傷力。
熱武器不僅殺傷力強,而且殺傷范圍廣,因此對于戰術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這考驗的是大國之間的博弈,但是在冷兵器時代由于雙方作戰無非就是用刀和劍,所以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一般都比較考驗主帥的精神力。
只要能夠激勵手下的士兵,那這場仗自然就贏了一半,那么古代弓箭有多大威力呢?一位明朝的老兵說的實話,他在戰場上啊,就是寧愿挨上三箭也不愿意被砍一刀。

距離問題
在冷兵器時代,一般的作戰方式是這樣的,首先雙方各自在陣地上進行一番騷擾。你要么是用投石器向敵人的陣地上投石頭,要么就是派出弓箭兵朝敵方釋放箭雨。
當這個流程走過以后,步兵就會沖鋒進行一番消耗,隨后根據戰場的走勢,主帥再決定是否派出騎兵。這就是古代一場戰爭的打法,其實這種打法是非常科學的,特別是在防守戰中,比如說我方正在遭受敵方的進攻。
此時,敵方的士兵是處于沖鋒的狀態,我方可以先派出弓箭手,向他們釋放大量的箭雨,放箭可以延緩敵方沖鋒的速度,還可以造成傷亡,等到敵方士兵沖鋒到我軍陣地前的時候,再派出我方的步兵與之交戰。
等到步兵和敵方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我方再派出騎兵,此時敵方的先鋒部隊由于受到弓箭兵的阻擊又和步兵交戰,之后再加上沖鋒消耗的體力,他們的戰斗力已經大打折扣了。
這個時候,我們的騎兵上去,就可以猶如摧枯拉朽一般的進行收割,所以可以看出,如果在兵強馬壯的前提下進行攻堅戰,對于防守的一方來說是非常好打的。
從這個戰例我們也可以得知弓箭手的作用,其實就是延緩敵方進攻的速度和騷擾的作用,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古代弓箭其實并沒有多大的威力。

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首先弓箭不同于槍械,槍械由于你們有火藥還有擊發裝置,因此子彈可以打出很遠的距離,而且槍械的動能損失也會非常小。但是弓箭不一樣,弓箭本身就是很簡單的一個發射裝置。
而且弓箭的驅動力,也就是人手和弓弦,在這樣的前提下,一支箭又能射多久遠呢?在戰場上弓箭的威力取決于距離,距離太近或者太遠,弓箭的殺傷力都會大打折扣,只有在適當的距離空間,才能發揮出它最大的威力。
在古代戰場上,如果離得太遠,弓箭就射不到人,即使射到人也不會形成貫穿傷,形成不了貫穿傷,其實就不能讓敵方士兵受到重創,也因此不會降低敵方的戰斗力,因此在戰場上,弓,由于距離的因素,讓士兵們不是很害怕。
即便是在弓箭最佳的射擊范圍內被射中,無非就是形成一個貫穿傷,也不會立即要命,除非射中了關鍵的器官。
比如說三國時期的夏侯惇就因為被弓箭射中了腦袋導致一只眼睛失明,不過從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即便當一只箭射中了眼眶,它也是無法穿透頭骨的,因此可以斷定弓箭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殺傷力。
因弓箭死亡
明朝的時候,朱棣南征北戰,和北方的瓦剌進行了數不盡的大戰,由于瓦剌是游牧民族,因此用弓箭對付他們的騎兵就成為了最有效的辦法,但是弓箭起到的作用僅僅是拖延。

因為騎兵幾乎都是重甲在身,在馬上的時候,另外一只手也可以持武器,當箭矢飛過來的時候可以用手中的鐵器進行阻擋,在這個阻擋的過程中,騎兵的進攻速度甚至是陣型都會被打亂。
但是可不是我們明朝有弓箭,瓦剌也有弓箭,一定意義上來說,游牧民族的弓箭更加強悍,他們所使用的弓是高強度弓,加上少數民族的體質比中原人要好,所以他們可以輕松拉開更加緊實的弓弦。
根據明朝一些老兵的說法,即便是被瓦剌的這種高強度弓射中,其實都比挨上一刀要好很多,這又是因為什么呢?
這是弓箭的原理造成的,我們知道弓箭能夠造成的殺傷力有限,因此對于大多數士兵來說,身上中箭無非就是咬牙忍忍就過去,可要是被砍上一刀,送命的概率就很高了。
沖鋒的士兵主要的作用是沖散敵方的陣型,并攪亂戰局,先鋒部隊的機動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沖鋒的步兵大都沒有盔甲或者穿戴的軟甲。
這種入門級別的防護裝備對于大砍刀來說和粗布沒有任何的區別,再加上古代砍刀不僅沉重而且鋒利,所以挨上一刀可能半個身子就沒了。

但是士兵們被弓箭射中之后,就算受傷,也不會喪失行動能力,至少可以配合后勤部隊轉移,這就大大提高了戰場存活率。
其實戰場上也有因為弓箭傷死亡的案例,不過這些例子都不是因為弓箭直接致死的,大都是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醫療救治,最后因為傷口感染而死亡的。
經濟因素的考慮
在分析了弓箭的幾個優缺點之后,很多人可能會有些許疑問,那就是既然弓箭的殺傷力不強,為什么不加大力度呢?這樣在面對敵方部隊的時候,敵人不就很難前進了嗎?

其實這都是因為經濟因素的考量,我們都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孫權劉備聯合起來對抗曹操,但是缺少箭矢,因此諸葛亮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用草船迷惑敵人,最后輕而易舉就得到了十萬只箭。
從這里可以看出,古代箭矢是一種成本很高的戰爭消耗品,因為造箭矢不僅需要木材,還需要金屬,箭羽部分還需要紡織工藝的加持,所以沒有完整的工業,其實很難造出弓箭。
因此在打仗的時候,為了節約成本,弓箭都是省著用的,甚至可以多次利用,萬萬不敢隨意放箭。這就一目了然了,弓箭的成本很好,在戰場上投入的不會太多,沖鋒的士兵往往扛過一輪箭雨之后就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