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中第一批倒下的三家錢莊:正元、兆康和謙余,它們背后都有同一個人的身影——川漢鐵路總收支施典章。他把川漢鐵路集資款,放到錢莊里炒股,不料卻在股市崩盤時虧損350 萬。那么,應該怎么處理施典章呢?專案組的態度是,板子重重地舉起來,再輕輕地撓一撓——施典章被勒令退賠虧挪各款,收繳非法所得,罰金一萬,交由地方官監管,一俟罰金繳清,即可釋放。 這不叫處罰,說獎勵還差不多。專案組為何如此輕描淡寫?施典章其人究竟有何后臺? 他什么后臺也沒有,就是川漢鐵路這個攤子太爛,不知有多少人想對這個爛攤子下刀子割腐肉,可稍有不慎,后果堪虞啊! 川漢鐵路攤子之爛,儼然已經成為清帝國的一枚不定時炸彈,愁得滿朝文武,欲哭無淚。 四川雖說是天府之國,但以當時的財力,獨立修建鐵路還是太不現實了。但有人知道修路是肥差,就大打“愛國悲情牌”,不停地反對列強干涉,要求自行集資興建。 籌辦者盯著的是四川百姓。百姓雖窮,尚可刮肉,于是在各地設立租股局,對農民強行征股。比如,南充等地以50 兩銀子為大股,但農民斷無可能繳得起大股的,那就再把大股切割為5 兩一股的小股,農民繳了5 兩銀子,只能拿到張白條——官府承諾,等湊足了50 兩銀子,就可以享受真正的股權了。集資方很清楚,對絕大多數貧苦農民來說,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湊足50 兩銀子,集資方要的就是這個——如此一來,大量的散股就滯留在租股局的手中,無論是吃利息還是放貸,都是極肥的鮮肉。 干部們看到了希望,也就有了信心,就先對農民以“鐵路捐”的名義收繳租股,然后再征繳稅糧。繳不起租股的農民,就會被扣上“抗糧”的罪名,鞭笞棰楚,監禁鎖押,因此賣妻鬻子、傾家破產者不知凡幾。 農民淪為川漢鐵路的犧牲品,反而催生了“二級市場”的繁榮——大股東以極低的價格,買進農民手里的白條。可憐的農民不知道這是一個險惡的圈套,只想把手里的白條好歹兌現——但租股局緊接著又會催繳新股,大股東擁有的股本越來越大,農民反倒背上更為沉重的債務。 早在“橡膠股災”爆發之前,朝廷就對川漢鐵路查過賬。讓朝廷絕望的是,四川這些大股東真是太狠了,在募集的800 多萬兩銀子的資金,有150 萬花在了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上,另有200 萬投資失敗,損失殆盡——這就意味著,鐵路寸土未動,募集來的錢已經有一半被大股東們禍害沒了。 對川漢鐵路這個爛攤子,認識最清醒的,是朝中的內閣侍讀學士甘大璋。據他計算:川漢鐵路預算在9000萬兩左右,如果依靠盤剝當地農民募股,每年最多不過募集800 萬兩,全部股本募足超過十年。就算川漢鐵路硬著頭皮開工,也只能一年修一小段,等明年募到新股,再修后面的一四川保路同志會報告段。可最多不過幾年,后面募來的新股,還不夠償還前面募股的利息。而且新路未修,舊路已壞。所謂修路不過是一個無底洞,不具絲毫可行性。 但川漢鐵路的大股東們,表現得極為淡定。他們認為,朝廷有必要替他們埋單,接下這個爛攤子。 “橡膠股災”事件,再次打開了川漢鐵路這只恐怖的魔盒,股東們爭斗激烈,不斷有人入京告狀。朝廷認癟服輸,咬牙接下了這個爛攤子——可沒想到的是,這又中了大股東們的妙計。 鐵路從“商辦”收為“國有”的政令下達之后,湖南和廣東一起鼓噪起來,而四川卻表現得極為溫和,慶幸總算是擺脫了這個爛攤子。可等到朝廷下令四川停止租股,不許再強迫農民認購股權時,大股東們不樂意了,他們明確拒絕這道命令,要求朝廷把此前的虧空承擔起來。如果朝廷還有一點兒理性,像對待施典章那樣厚待大股東們,朝廷也未必非死不可。可是朝廷實在受不了這群貪官污吏的嘴臉了,耐性到了盡頭,竟然下旨斥責曰:所收路款侵蝕已多,有不可告人之處,一經宣布,此中底蘊,恐不能始終掩飾。 此語一出,股東震怒,四川保路同志會宣告成立。股東大會的副會長發表講話,大意如下: 我們為愛國而來,如今愛國必先破約以保路,因而能幫我們破約保路的就是愛國者,即使是仇人,我們也親近他…… 被盤剝得骨頭透血的鄉民們頓時群情激憤,署名入保路同志會者超過10 萬人,連和尚、老道都加入了進來。 四川總督趙爾豐嚇壞了,拼老命地給朝廷打電報,央求朝廷認癟服輸,不要惹大股東,股東兇猛……沒用,時在1911 年9 月7 日,數萬保路同志會會員包圍了趙爾豐的衙署,槍擊事件發生,歷史從此注定。 四川亂起,朝廷急命武昌新軍奔赴彈壓,行至途中,武昌城中一聲槍響,辛亥革命應時爆發。 四川總督趙爾豐,就這樣被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但據史學家雪珥研究,保路同志會之所以逼迫趙爾豐,是因為此前他發現租股利息被股東鯨吞,憤怒之下處理了一批貪官污吏,結果開罪大股東,播下了日后被以革命名義殘酷處決的種子。 歷史,比我們想象的更要復雜。 中國最后一個皇權王朝的滅亡,就是從英國人麥邊的蘭格志股票開始,揭開了四川鐵路的蓋子。而朝廷對施典章的處理,又引發了四川股東的內亂,最終由“鐵路國有”而導致大股東發飆,掀起保路運動,成功將大清帝國掐死。 目前多家資料眾口一詞稱,英國人麥邊在鬧出這場亂子之后跑了——這純屬胡說八道,麥邊壓根兒沒有跑。相反,他在股票狂漲之時,就先行一步推出了各種金融創新,包括股票分拆和分期付款等,平安無事地度過了股災。 此后,麥邊把洋行的事業交給兒子——1891 年生于上海的麥克貝恩打理,而這位麥克貝恩,熱愛運動,喜歡寵物,開創了上海的跑狗業,結果又引發了民國年間的抵制風潮。這件事也極有趣,不過與我們的主題無關了。
揭秘:歷史上大廈將傾的南宋為何堅持了那么久?
? 上一篇
劉裕的卻月陣為何曇花一現?卻月陣簡介及其局限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