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晁補之
晁補之簡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小小盈盈珠翠。憶得眉長眼細。曾共映花低語,已解傷春情意。重向溪堂,臨風看舞梁州,依舊照人秋水。轉更添姿媚。
與問階上,簸錢時節,記微笑,但把纖腰,向人嬌倚。不見還休,誰教見了厭厭,還是向來情味。
【八聲甘州】
揚州次韻和東坡錢塘作謂東坡、未老賦歸來,天未遣公歸。向西湖兩處,秋波一種,飛靄澄輝。又擁竹西歌吹,僧老木蘭非。
消暑樓前雙溪市。盡住水晶宮里。人共荷花麗。更無一點塵埃氣。
不會史君匆匆至。又作匆匆去計。誰解連紅袂。大家都把蘭舟系。
【摸魚兒】
東皋寓居
買陂塘、
旋栽楊柳,
依稀淮岸湘浦。
東皋嘉雨新痕漲,
消嘴鷺來鷗聚。
堪愛處,
最好是、
一川夜月光流渚。
無人獨舞。
任翠幄張天,
柔茵藉地,
灑盡未能去。
青綾被,
莫憶金閨故步。
儒冠曾把身誤。
弓刀千騎成何事?
荒了邵平瓜圃。
君試覷,
滿青鏡、
星星鬢影今如許!
功名浪語。
便似得班超,
封候萬里,
欲買廬山,山前三畝,小橋橫過松間。變名吳市,誰認舊容顏。最好棲賢峽外,應自此、都隔塵寰。人稀到,壺中化國,光景更堪閑。
無心,求至道,柴門閉了,飽睡甘餐。幸兒成孫長,為掃家山。若問它年歸去,驀地也、雙槳來還。愁難會,清風萬壑,高處正躋攀。
跨鶴揚州一夢回。東風拂面上平臺。閬苑花前狂覆酒。拍手。東風騎鳳卻教來。
謫好伯陽丹井畔。官滿。平臺還見片帆開。上界雖然官府好。總道。散仙無事好追陪。
諸阮英游,盡千鐘飲量,百丈詞源。對舞春風,螺髻小雙蓮。念兩處、登高臨遠,又傷芳物新年。此淚不待,桓伊危柱哀弦。
身閑未應無事,趁栽梅徑里,插柳池邊。野鶴飄飖,幽興在青田。也莫話、書生豪氣,更銘功業燕然。畢竟得意,何如月下花前。
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畫園林溪紺碧。算重來、盡成陳跡。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顏色。
永日向人妍,百合忘憂草。午枕夢初回,遠柳蟬聲杳。
蘚井出冰泉,洗淪煩襟了。卻掛小簾鉤,一縷爐煙裊。
去年初見早梅芳。一春忙。短紅墻。馬上不禁、花惱只顛狂。蘇晉長齋猶好事,時喚我,舉離觴。
今年春事更茫茫。淺宮妝。斷人腸。一點多情、天賜骨中香。賴有飛鳧賢令尹,同我過,小橫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