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點絳唇·遼鶴歸來

作者: 宋代    周邦彥
【點絳唇】

傷感

遼鶴歸來,
故鄉多少傷心地。
寸書不寄,
魚浪空千里。
憑仗桃根,
說與凄涼意。
愁無際。
舊時衣袂,
猶有東門淚。

【diǎn jiàng chún 】 【點絳唇】
shāng gǎn 傷感
liáo hè guī lái ,遼鶴歸來,
gù xiāng duō shǎo shāng xīn dì 。故鄉多少傷心地。
cùn shū bú jì ,寸書不寄,
yú làng kōng qiān lǐ 。魚浪空千里。
píng zhàng táo gēn ,憑仗桃根,
shuō yǔ qī liáng yì 。說與凄涼意。
chóu wú jì 。愁無際。
jiù shí yī mèi ,舊時衣袂,
yóu yǒu dōng mén lèi 。猶有東門淚。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點絳唇·遼鶴歸來作者: 周邦彥

簡介 詩詞 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點絳唇·遼鶴歸來譯文

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寸書不寄。魚浪空千里。
我像那“遼東鶴”,離開多年之后,終于又歸來了。這熟悉而又生疏的故鄉,有多少能勾起我傷感落淚的地方。都說魚能傳書,可是江波空自千里長流,這些年我們競未通過一封信。

憑仗桃根,說與凄涼意。愁無際。舊時衣袂。猶有東門淚。
如今物是人非,我只能通過她的妹妹代我轉達凄涼的心情。 不知道這哀愁何處才是盡頭?我只記得:舊日的衣袖上,還留著她在東門送別我時滴落的淚水。

1、閻鳳梧《唐宋詩詞三十家柳永、周邦彥、姜夔詩詞精選180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23頁
2、劉斯奮《劉斯奮詩譯宋四家詞選周邦彥》: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31頁

點絳唇·遼鶴歸來注釋

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
寸書不寄。
魚浪空千里。

遼鶴:常用以指重游舊地之人。
魚浪:此處說戀人沒有寄書,自己空等了千里外戀人的消息。

憑仗桃根,說與凄涼意。
愁無際。
舊時衣袂(mèi)
猶有東門淚。

桃根:桃根為桃葉之妹。
衣袂:衣袖。
東門:泛指離別之地。
句意為衣袖上仍有當年的淚痕。

1、閻鳳梧《唐宋詩詞三十家柳永、周邦彥、姜夔詩詞精選180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23頁
2、劉斯奮《劉斯奮詩譯宋四家詞選周邦彥》: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31頁

點絳唇·遼鶴歸來賞析

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寸書不寄。魚浪空千里。
憑仗桃根,說與凄涼意。愁無際。舊時衣袂。猶有東門淚。

  “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起首二句以比興發端。將自己比作離家千年的遼東鶴,一旦飛回故鄉,事事處處都引起對往昔生活的深情回憶,觸發起無限傷感的情懷,“遼鶴”用的是《搜神后記》中丁令威的故事。”“故鄉多少傷心地”,《夷堅二志》作“故人多少傷心事。”

  “寸書不寄,魚浪空千里”兩句。暗用典故。劉向《列仙傳》載:“陵陽子明釣得白魚,腹中有書。“又,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有句云: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里化用舊典,補敘別后多年了無音們。上句似先寫對方不寄書,實足從巳方感覺而后得知。下句直說自己久盼情狀。盼而“空”是結果”久盼的全過程,便從這個“空”字透露出來,從這個“空”,才回過頭來察覺了本是由于對方的“寸書不寄”。詞意平實,卻蘊思細致,深有韻味。

  過片又回到眼前,“憑仗桃根,說與凄涼意”。人事變遷,信音遼邈,重來舊處,不見伊人,欲訴無由。東晉王獻之有《桃葉歌》三首,其二云:“桃葉復桃葉,桃葉連桃根。桃葉,獻之愛妾名,其妹名桃根。姊妹連枝,憑她說與,作者用比曲說如此雖隔一層,也是有死勝無了。“凄涼意”,《夷堅三志》作“相思意”。“凄涼”也好,“相思”也好,都是指多年積蓄未了情。 “凄涼”二字似乎表達得更深一些。有此二字,亦足以道出滿腔幽情了。

  結尾“愁無際”三字,包含了別來至今,蕩漾在自己心中的無盡的悲感。“舊時衣袂,猶有東門淚”寫黯然銷魂之意,將情感推向極致。詞人看到她的舊時衣物至今猶在,內心情感無法抑制,除了泫然淚下之外,再也說不出任何話語。古樂府《東門行》曰:“出東門,不顧歸。“”東門”在古典文學中是帶有濃厚悲傷色彩和感傷意蘊的送別之所,被賦予“一去不返”的定性。詞人在這里化用,足以體現他仿佛認命一般,對于那些離去的人和事不抱任何希冀與期待了。

  這首詞直抒胸臆,雖淡淡寫來,亦有深情無限。全篇章法多變,搖曳生姿,起承轉合,各具其妙。最妙處當是結句,觸物生情,遙應篇首,既綰合全篇,又點透題旨,有語淡情深之余味。

1、林力、肖劍《宋詞鑒賞大典》(上、中、下卷):長征出版社,1999年:第607頁

相關推薦

  • 周邦彥
  • 點絳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