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北中寒(一方黑照三方紫)

作者: 唐代    李賀
【北中寒】

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
三尺木皮斷文理,百石強車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錢,揮刀不入迷蒙天。
爭瀯海水飛凌喧,山瀑無聲玉虹懸。

【běi zhōng hán 】【北中寒】
yī fāng hēi zhào sān fāng zǐ ,huáng hé bīng hé yú lóng sǐ 。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
sān chǐ mù pí duàn wén lǐ ,bǎi shí qiáng chē shàng hé shuǐ 。三尺木皮斷文理,百石強車上河水。
shuāng huā cǎo shàng dà rú qián ,huī dāo bú rù mí méng tiān 。霜花草上大如錢,揮刀不入迷蒙天。
zhēng yíng hǎi shuǐ fēi líng xuān ,shān bào wú shēng yù hóng xuán 。爭瀯海水飛凌喧,山瀑無聲玉虹懸。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北中寒(一方黑照三方紫)作者: 李賀

簡介 詩詞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北中寒(一方黑照三方紫)譯文

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
一方灰暗,三方天色皆成紫。黃河冰凍,成片魚龍皆困死。

三尺木皮斷文理,百石強車上河水。
三尺木皮凍裂,辨不清紋理。百石大車上路,在冰面行駛。

霜花草上大如錢,揮刀不入迷濛天。
霜花降落衰草,凝成銅錢大的霜簇。揮刀舞劍向天,難割破灰蒙蒙天色。

爭瀯海水飛凌喧,山瀑無聲玉虹懸。
海上波濤回旋激蕩,積冰嘩嘩作響。山谷瀑布凝結失聲,如白虹懸半空。

1、閔澤平.李賀全集[M].湖北:崇文書局,2015(7):321-322
2、梁超然.三書齋文存·第三卷·古代文學研究(三)[M].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2010(7):232-233

北中寒(一方黑照三方紫)注釋

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

一方:指的是北方。
照:輻射。

三尺木皮斷文理,百石(dàn)強車上河水。

三尺木皮:這里說三尺是夸張,由于寒冷冰凍,把三尺厚的木皮凍斷。
百石:古人百斤為石。
強車:堅固的兵車。
這里指裝載沉重的大車。

霜花草上大如錢,揮刀不入迷濛(méng)天。

霜花:冰雪凝結在草上。
揮刀句:說北方冬天大霧迷漫,似濃厚的布幔,揮刀也不能進入。

爭瀯(yíng)海水飛凌喧,山瀑無聲玉虹懸。

爭瀯:波濤激蕩,洄漩。
飛凌喧,海上的流冰相互碰擊,發出喧鬧的聲音。
飛凌,流冰。
凌:冰。

1、閔澤平.李賀全集[M].湖北:崇文書局,2015(7):321-322
2、梁超然.三書齋文存·第三卷·古代文學研究(三)[M].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2010(7):232-233

北中寒(一方黑照三方紫)賞析

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
三尺木皮斷文理,百石強車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錢,揮刀不入迷濛天。
爭瀯海水飛凌喧,山瀑無聲玉虹懸。

  詩描摹北地寒冷之狀。北方的天空如此陰寒晦暗,連其他三方都被映帶成了神秘的紫色,給人以威壓之感。天氣奇寒,千里黃河冰封成一大塊,萬斤重的車輛也可以在上面往來奔馳,水下的魚龍恐怕都被凍死了。三尺厚的樹皮皸裂開來,它也抵擋不住嚴寒。濃厚的霧氣將天空遮蔽得結結實實,似乎連刀也插不進去。草木上凝結的冰花,碩大如銅錢一般。海水中也有不少的冰塊,在洶涌的波濤中碰撞激蕩,發出清脆的聲響。山間的瀑布凍成了白虹,無聲地懸掛在高空。詩中雖多夸飾想象之詞,但亦當有所親歷感受,或是北上潞州后所作。所謂“死”等字眼,只是用來形容奇寒之狀,未必與國事或詩人自己的處境與心情有關。

  首句“一方黑照三方紫”總寫北中天色陰沉的感覺。天下分東、南、西、北四方,而北中這一方昏暗的天色竟將其余三方的天空映成了紫色。詩人用一個“黑”字即點明寒冬之意,提綱挈領,為全詩奠定隆冬酷寒的基調。余下七句為分寫,除第三句外,詩人都選取了與水有關的事物,以水遇冷凝結成霧、霜、冰來突出北中的寒冷。天寒地凍,黃河冰封,三尺厚的樹木表皮都被凍裂了,河水凍成結實的冰面能通過裝著百斤重石頭的車,落在枯草上的霜花大小如銅錢一般,迷霧濃重得刀砍不入;海面上漂浮著巨大的冰塊,瀑布嘩嘩的流水停止了且凍結成一條玉帶懸在山間。

  迷霧飛霜、冰凍的河水、浮冰的海面、凍結的瀑布,天地間充斥著凜冽的寒氣,沒有一字直言“寒”卻讓人頓生寒意。細細讀來,其中許多處描寫超乎常理卻別出心裁。如“黃河冰合魚龍死”中一個“死”字便將冬天河水結冰,群魚沉于冰下,冰面悄無聲息的那種死寂刻畫得入木三分,“死”描寫的不是魚龍死去,而是指寒冬的靜寂;又如“揮刀不入迷漾天”一句則以極夸張的手法表現了北中霧氣彌漫的情景。

  謀篇布局,在散亂中見經營,是這首詩的一個顯著特點。全詩沒有情節貫穿,甚至也沒有時間流,全由片斷的景色聯結而成。然而詩人也有意匠經營。在全詩寫景中,首句提綱挈領。以下各句,雖說沒有明顯的邏輯聯系,然而除“三尺木皮斷文理”外,都是寫天地間水文變幻所構成的種種不同奇觀,而這正是嚴寒統治的世界的特點。這些景觀次第是冰封的黃河及河上的行車、錢大的霜花、濃厚的霧幔、浮冰充斥的海洋、凍結了的飛瀑等等,既真實,又揉合了詩人奇異的想象,從而把讀者帶進了一個奇異的冰雪世界。那里天是黑的、地是亮的,宛如一座神秘的水晶王國,人會感到寒冷,更會感到超出寒冷百倍的驚訝和愉快。

  遣詞設喻,于無理處得奇趣,是此詩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如果讀者拘泥于常識,自然常識和語法常識,那么就會對《北中寒》的詩句逐一加以“訂正”:黃河冰合時,應是魚龍潛底。說“魚龍死”,沒有道理。《漢書》謂“胡貉之地,陰積之處,木皮三寸”,不是“三尺”;是“百石重車”,不是“強車”;是“上河冰”,不是“上河水”;迷露可說揮刀難破,不是“不入”。然而所有這些無論從事理上還是措辭上對常規的違逆,都包含著獨創的匠心,都是出奇制勝。“魚龍死”意味著河水全體凍結,注重表現異乎尋常的嚴寒,無理而有趣。“百石強車上河水”的“水”即是“冰”,但用“水”字則取得了一種令人驚異的效果。“抽刀斷水水更流”雖更近乎常理,而“揮刀不入迷濛天”則別有神奇之感,可見那北國之霧特別的稠密。虹本有七彩,而“玉虹”的鑄辭,更強調凍瀑的透明,而透明中亦能折射出不同的色光,給讀者十分奇異的語感。

1、丁敏翔,白雪,李倩.唐詩鑒賞大全集·下[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8):504-505.
2、周嘯天.唐詩鑒賞辭典補編[M].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6):568-569

相關推薦

  • 李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