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佳人推阿秀,歌醉幾相逢。云想衣裳花想容。春未抵情濃。
津亭回首青樓遠,簾箔更重重。今夜扁舟淚不供。猶聽隔江鐘。
津亭回首青樓遠,簾箔更重重。今夜扁舟淚不供。猶聽隔江鐘。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見云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就是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1、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97-98
2、裴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45-49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jiàn)露華濃。
檻:欄桿;露華濃:牡丹花沾著晶瑩的露珠更顯得顏色艷麗。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若非……會向……”:相當于“不是……就是……”的意思。
群玉:山名,傳說中西王母所住之地。
1、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97-98
2、裴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此詩想像巧妙,信手拈來,不露造作之痕。詩中語語濃艷,字字流葩,讀這首詩,如覺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無須刻畫,自然使人覺得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別的。
第一首,以牡丹花比貴妃的美艷。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寫花受春風露華潤澤,猶如妃子受君王寵幸;三句以仙女比貴妃;四句以嫦娥比貴妃。這樣反復作比,塑造了艷麗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詩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瑤臺、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贊美了貴妃的豐滿姿容,卻不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