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後出塞五首

作者: 唐代    杜甫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
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
千金買馬鞍,百金裝刀頭。
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邊,今人重高勛。
豈知英雄主,出師亙長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軍。
遂使貔虎士,奮身勇所聞。
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
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獻凱日繼踵,兩蕃靜無虞。
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
云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
越羅與楚練,照耀輿臺軀。
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
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師亦多門。
將驕益愁思,身貴不足論。
躍馬二十年,恐孤明主恩。
坐見幽州騎,長驅河洛昏。
中夜問道歸,故里但空村。
惡名幸脫兔,窮老無兒孫。

nán ér shēng shì jiān ,jí zhuàng dāng fēng hóu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zhàn fá yǒu gōng yè ,yān néng shǒu jiù qiū ?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
zhào mù fù jì mén ,jun1 dòng bú kě liú 。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
qiān jīn mǎi mǎ ān ,bǎi jīn zhuāng dāo tóu 。千金買馬鞍,百金裝刀頭。
lǘ lǐ sòng wǒ háng ,qīn qī yōng dào zhōu 。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
bān bái jū shàng liè ,jiǔ hān jìn shù xiū 。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
shǎo nián bié yǒu zèng ,hán xiào kàn wú gōu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cháo jìn dōng mén yíng ,mù shàng hé yáng qiáo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luò rì zhào dà qí ,mǎ míng fēng xiāo xiāo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píng shā liè wàn mù ,bù wǔ gè jiàn zhāo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zhōng tiān xuán míng yuè ,lìng yán yè jì liáo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bēi jiā shù shēng dòng ,zhuàng shì cǎn bú jiāo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jiè wèn dà jiāng shuí ,kǒng shì huò piáo yáo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gǔ rén zhòng shǒu biān ,jīn rén zhòng gāo xūn 。古人重守邊,今人重高勛。
qǐ zhī yīng xióng zhǔ ,chū shī gèn zhǎng yún 。豈知英雄主,出師亙長云。
liù hé yǐ yī jiā ,sì yí qiě gū jun1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軍。
suí shǐ pí hǔ shì ,fèn shēn yǒng suǒ wén 。遂使貔虎士,奮身勇所聞。
bá jiàn jī dà huāng ,rì shōu hú mǎ qún 。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
shì kāi xuán míng běi ,chí yǐ fèng wú jun1 。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xiàn kǎi rì jì zhǒng ,liǎng fān jìng wú yú 。獻凱日繼踵,兩蕃靜無虞。
yú yáng háo xiá dì ,jī gǔ chuī shēng yú 。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
yún fān zhuǎn liáo hǎi ,jīng dào lái dōng wú 。云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
yuè luó yǔ chǔ liàn ,zhào yào yú tái qū 。越羅與楚練,照耀輿臺軀。
zhǔ jiāng wèi yì chóng ,qì jiāo líng shàng dōu 。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
biān rén bú gǎn yì ,yì zhě sǐ lù qú 。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
wǒ běn liáng jiā zǐ ,chū shī yì duō mén 。我本良家子,出師亦多門。
jiāng jiāo yì chóu sī ,shēn guì bú zú lùn 。將驕益愁思,身貴不足論。
yuè mǎ èr shí nián ,kǒng gū míng zhǔ ēn 。躍馬二十年,恐孤明主恩。
zuò jiàn yōu zhōu qí ,zhǎng qū hé luò hūn 。坐見幽州騎,長驅河洛昏。
zhōng yè wèn dào guī ,gù lǐ dàn kōng cūn 。中夜問道歸,故里但空村。
è míng xìng tuō tù ,qióng lǎo wú ér sūn 。惡名幸脫兔,窮老無兒孫。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後出塞五首作者: 杜甫

簡介 詩詞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後出塞五首譯文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男子漢生在這個世上,就是要在壯年的候實現自己的報負。

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
應當征戰邊疆,怎么可以守著自己出生的地方呆一輩子呢?

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
國家招用我們的時候遠赴薊門,大軍就要走了不可以因為自己而留下。

千金買馬鞍,百金裝刀頭。
把家里的錢財全都散盡用來裝備自己。

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
那樣鄉親們會為我送行,親戚朋友們把道路擠的滿滿的歡送我。

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
頭發花白了才有了點自己的功業,醉了以后看到別人年青有為才感到羞愧。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想當年霍去病出征,卻只能面帶苦笑看著自己的武器。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清晨,我到東門營報到,傍晚,就開拔到了河陽橋上。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晚霞映照迎風招展的軍旗,戰馬與蕭蕭朔風呼應嘶鳴。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一望無際的沙原排列著無數行軍帳幕,行伍首領各自召集手下的士兵。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夜空中,高高懸掛朗朗明月,軍令森嚴,整個營地寂然無聲。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幾聲悲咽的茄聲劃破長空,從軍壯士神情肅然,失去了往日驕縱之情。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借問統領軍隊的大將是誰?大概又是一個嫖姚校尉霍去病。

古人重守邊,今人重高勛。
古代的將軍重視守衛邊疆,如今的邊將卻只重高官厚祿。

豈知英雄主,出師亙長云。
哪里料得到皇帝偏又好武,出征的軍隊綿亙不斷,漫卷長空。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軍。
當今全國既已統一,就沒有出師必要,這樣卻還要孤軍深入。

遂使貔虎士,奮身勇所聞。
使得戰士們都是為了統治者的企圖而拼命。

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
在窮荒之地拔劍練習作戰,每天征收成群的戰馬。

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將軍發誓要開發極北的地方,對吾皇效忠心。

獻凱日繼踵,兩蕃靜無虞。
捷報不斷傳來,其實是虛報邀賞,因為是奚族與契丹本無寇警。

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
漁陽郡尚武,多豪士俠客,此豪俠之地,成天鼓樂轟隆。

云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
渤海上船只鼓帆前進,那是裝載來自東吳的糧食。

越羅與楚練,照耀輿臺軀。
還有越羅與楚練,其光彩照耀得人身都發光。

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
主將的地位更崇高,氣焰更囂張,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
邊疆之人不敢議論,有敢議論告發的死無葬身之地。

我本良家子,出師亦多門。
我本來出身良家,懂得許多門道,揣知主將有叛逆的可能,所以不敢跟從。

將驕益愁思,身貴不足論。
主將驕矜增加了我的憂慮,榮華富貴已不值得一說。

躍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躍馬橫刀二十年,擔心的是辜負了明主的恩情。

坐見幽州騎,長驅河洛昏。
眼看幽州叛軍長驅直入,洛陽即將淪陷。

中夜間道歸,故里但空村。
于是半夜里抄小路逃回家,可是故鄉已經變成了空村。

惡名幸脫免,窮老無兒孫。
我幸虧沒有背上叛逆的罪名,如今孤身一人,沒有兒孫。

1、蕭滌非 杜甫詩選注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8月版 :第59-64頁

後出塞五首注釋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

召募赴薊(jì)門,軍動不可留。

召募:這時已實行募兵制的“擴騎”。
薊門,點明出塞的地點。
其地在今北京一帶,當時屬漁陽節度使安祿山管轄。

千金買馬鞍(ān),百金裝刀頭。

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

道周:即道邊。

(bān)白居上列,酒酣(hān)進庶(shù)羞。

斑白:是發半白,泛指老人。
居上列,即坐在上頭。
酒酣:是酒喝到一半的時候。
庶羞,即萊肴。
白居易詩“人老意多慈”,老人送別,只希望小伙子能多吃點。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別有贈:即下句的“吳鉤”。
“別”字對上文“庶羞”而言。
吳鉤:春秋時吳王闔閭所作之刀,后通用為寶刀名。
深喜所贈寶刀,暗合自己“封侯”的志愿,所以“含笑”而細玩。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東門營:洛陽東面門有“上東門”,軍營在東門,故曰“東門營”。
由洛陽往薊門,須出東門。
這句點清徵兵的地方。
河陽橋:在河南孟津縣,是黃河上的浮橋,晉杜預所造,為通河北的要津。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大旗:大將所用的紅旗。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幕:帳幕。
列,是整齊的排列著。
這些帳幕都有一定的方位和距離。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jiā)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悲笳:靜營之號,軍令既嚴,笳聲復悲,故慘不驕。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huò)(piāo)(yáo)

嫖姚:指西漢大將霍去病。
“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戰成名。

古人重守邊,今人重高勛(xūn)

古人、今人:都指邊將說。
重高勛,即貪圖功名。

豈知英雄主,出師亙(gèn)長云。

亙:是綿亙不斷。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軍。

且:尚也。
跟上句“已”字對照。

遂使貔(pí)虎士,奮身勇所聞。

遂使:于是使得。
承上“且孤軍”來,貔,音琵,即貔貅,猛獸,這里比喻戰士。
邊將貪功,人主好武,這就使得戰士們為了統治者的企圖而拼命。
勇,是勇往:所聞,是指地方說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
《漢書·張騫傳》:“天子(武帝)既聞大宛之屬多奇物,乃發間使,數道并出。
漢使言大宛有善馬,天子既好宛馬,聞之甘心,使壯上車令等持千金以請宛王善馬。
”即此“所聞”二字的本意。

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
大荒:猶窮荒,過去所謂“不毛之址”。

誓開玄冥(míng)北,持以奉吾君!
玄冥:傳說是北方水神,這里代表極北的地方。

獻凱日繼踵,兩蕃(fān)靜無虞。

兩蕃:是奚與契丹;靜無虞,本無寇警。

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shēng)(yú)

漁陽:郡名,今河北薊縣一帶。
其地尚武,多豪士俠客,故曰豪俠地。

云帆轉遼海,粳(jīng)稻來東吳。

遼海:即渤海,粳音庚,晚熟而不黏的稻。
來東吳,來自東吳。

越羅與楚練,照耀輿(yú)臺軀。

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
主將:即安祿山。
天寶七載祿山賜鐵券,封柳城郡公:九載,進爵東平郡王,節度使封王,從他開始。
上都:指京師,即朝廷。
凌,凌犯,目無朝廷。

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qú)

我本良家子,出師亦多門。

多門:許多門道,有多次意。

將驕益愁思,身貴不足論。

益:是增益,“思”字照過去讀法應作去聲,愁思,即憂慮,是名詞。

躍馬二十年,恐辜(gū)明主恩。

躍馬:指身貴,兼含從軍意。

坐見幽州騎,長驅河洛昏。

坐見:有二義:一指時間短促,猶行見、立見:一指無能為力,只是眼看著:這里兼含二義。
長驅,言其易。
河洛昏,指洛陽行將淪陷。
當時安祿山所部皆天下精兵。

中夜間道歸,故里但空村。

間道歸:抄小路逃回家。

惡名幸脫免,窮老無兒孫。

惡名:是叛逆之名,祿山之亂,帶有民族矛盾性質,這個士兵不肯背叛,是完全值得肯定的。

1、蕭滌非 杜甫詩選注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8月版 :第59-64頁

後出塞五首賞析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
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
千金買馬鞍,百金裝刀頭。
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邊,今人重高勛。
豈知英雄主,出師亙長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軍。
遂使貔虎士,奮身勇所聞。
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
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獻凱日繼踵,兩蕃靜無虞。
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
云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
越羅與楚練,照耀輿臺軀。
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
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師亦多門。
將驕益愁思,身貴不足論。
躍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見幽州騎,長驅河洛昏。
中夜間道歸,故里但空村。
惡名幸脫免,窮老無兒孫。

  《后出塞五首》組詩敘寫開元(713—741)天寶(742—756)年間一位軍士從應募赴軍到只身脫逃的經歷,通過一個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天寶之變的“釀亂期”的歷史真實。

  自開元中玄宗改府兵制為募兵制,兵農分離,出現了職業兵。德宗時李泌論募兵制是禍亂的根源,說這種應募的兵士,既非土著,又無宗族,重賞賜而輕生。《后出塞五首》主人公正是這樣一個應募者形象。一無牽掛的漢子,樂意當兵吃糧。詩中提到相贈吳鉤的“少年”,當屬唐詩中常常寫到的少年游俠一類人物。物以類聚,此詩主人公也應是這一類人物。組詩第一首系主人公自敘應募動機及辭家盛況;第二首敘赴軍途中情事,尚歸美主將;第三首是詩人的議論;第四首則揭露薊門主將的驕橫;第五首則寫逃離軍旅的經過。此組詩的突出成就,便在塑造了一個“典型環境中的典型形象”。對此詩的賞析,便應圍繞這一中心來進行。

  一度懷著功名萬里雄心的軍士后來逃歸,其逃離的動機,詩中說得很清楚,是由于他在薊門軍中看到“主將”(當指安祿山)日益驕橫、目中無君,而朝廷一味姑息養奸“主將位益崇,氣驕凌上都,邊人不敢議,議者死路衢”,自己本為效忠國家而來(“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不料卻上了“賊船”,“坐見幽州騎,長驅河洛昏”,因而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了。

  詩一開始就講得很明白,主人公赴邊的目的就是追求“封侯”,“首章便作高興語,往從驕帥者,賞易邀,功易就也。”(浦起龍)此人正是第三首所謂“重高勛”的“今人”、“奮身勇所聞”的“貔虎士”中的一員。“拔劍擊大荒,日收胡馬群;誓開玄冥北,持以奉吾君”,也正屬于這類人物的夸耀口吻。從第一首“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到第五首“躍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的表白,可見主人公求取功名封賞的思想是一貫的,并未發生何種轉變。“古人重守邊”六句,不能理解為詩中人思想的轉變,而只能理解為詩人自己對時事的評議,或者說它們恰恰是詩人對筆下人物思想、行動的一種批判。說這是杜甫微露本相的地方還不夠,應該說這是作者直接激揚文字,站出來表態。這種夾敘夾議的手法,在杜甫詩中原是并不罕見的。

  據《通典》稱:“國家開元天寶之際,宇內謐如,邊將邀寵,竟圖勛伐,西陲青海之戍,東北天門之師,磧西怛羅之戰,云南渡滬之役,沒入異域數十萬人,向無幽寇內侮,天下四征未息,離潰之勢,豈可量邪!”當時的邊境戰爭,唐玄宗好戰固然是一個原因;兵制的改變,也同樣是個重要原因。府兵原是寓兵于農的一種兵制,將帥不能擁兵自重,故唐朝前期沒有武夫割據事件。而募兵之行,誠如李泌所說,應募兵士多是不事生產的亡命之徒,他們貪功重賞,形成軍中好戰心理。上自朝廷,下至士兵,互相影響,正是“豈知英雄主,出師亙長云。六合已一家,四夷但孤軍。遂使貔虎士,奮身勇所聞。”對侵侮鄰國的興趣隨戰爭的進行愈來愈濃厚,野心的將帥也就得到長成羽翼的機會。

  《后出塞五首》就藝術地再現了這一特定時代的歷史生活。詩中主人公正是募兵制下一個應募兵的典型形象。他既有應募兵通常有的貪功戀戰心理,又有國家民族觀念。他為立功封爵而赴邊,又為避叛逆的“惡名”而逃走。組詩在歡慶氣氛中開頭,凄凄涼涼地結尾,是一出個人命運的悲劇。

1、周嘯天 等 唐詩鑒賞辭典補編 成都 :四川文藝出版社 ,1990年6月版 :第259-261頁

相關推薦

  • 杜甫
  • 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