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遼西作(燕郊芳歲晚)

作者: 唐代    崔顥
【遼西作】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
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
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
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

【liáo xī zuò 】【遼西作】
yàn jiāo fāng suì wǎn ,cán xuě dòng biān chéng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sì yuè qīng cǎo hé ,liáo yáng chūn shuǐ shēng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hú rén zhèng mù mǎ ,hàn jiāng rì zhēng bīng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
lù zhòng bǎo dāo shī ,shā xū jīn gǔ míng 。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
hán yī zhe yǐ jìn ,chūn fú yǔ shuí chéng ?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
jì yǔ luò yáng shǐ ,wéi chuán biān sāi qíng 。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遼西作(燕郊芳歲晚)作者: 崔顥

簡介 詩詞 崔顥

崔顥(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唐代詩人。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jù)說李白為之?dāng)R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全唐詩》收錄詩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著有《崔顥集》。

遼西作(燕郊芳歲晚)譯文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燕郊大地,芳草鮮美的季節(jié)快要過去;邊城之中,仍然殘存著點點積雪。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陽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遼水的北岸,積雪融化,漲起了春汛。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
關(guān)外胡人正在放養(yǎng)戰(zhàn)馬,關(guān)內(nèi)漢家將日日征兵。

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
露水凝重,把將士的寶刀打濕了;沙土松虛,軍隊的金鼓嗚嗚作鳴。

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
戍卒們冬天的寒衣已經(jīng)穿爛,可是這時春天的服裝還沒有誰給他們做成。

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
轉(zhuǎn)告前往洛陽的使者,請你傳達一下這邊塞的艱苦情況。

1、于海娣唐詩鑒賞大全集: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67
2、吉林大學(xué)中文系唐詩鑒賞大典(二):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2009:144-146

遼西作(燕郊芳歲晚)注釋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燕郊:指遼西。
遼西地區(qū)為戰(zhàn)國時期燕國邊區(qū),故稱。
芳歲:即百花盛開的季節(jié),指春季。
殘雪:殘存的積雪。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合:即長滿,遍布。
遼陽:指遼水北岸地區(qū)。
春水生:指四月份遼水上游地區(qū)積雪融化,形成遼河的春汛。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

胡人:指奚、契丹、靺鞨等少數(shù)民族。
日:即天天。

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

沙虛:指沙土不結(jié)實。
金鼓:即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鐲﹑鐃﹑鐸。
六鼓指雷鼓﹑靈鼓﹑路鼓﹑鼖鼓﹑鼛鼓﹑晉鼓。
一作“金甲”。

寒衣著(zhuó)已盡,春服與誰成。

春服:春日穿的衣服。
與誰成:又一作“誰與成”。

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sài)情。

洛陽使:指前往洛陽的使者。
邊塞:一作“邊戍”。

1、于海娣唐詩鑒賞大全集: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67
2、吉林大學(xué)中文系唐詩鑒賞大典(二):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2009:144-146

遼西作(燕郊芳歲晚)賞析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
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
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
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四句是說:燕郊大地,芳草鮮美的季節(jié)快要過去;邊城之中,仍然殘存著點點積雪。陽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遼水的北岸,積雪融化,漲起了春汛。這幾句描寫遼西春天的景象。起句點名時節(jié)地點。遼西地處北國,雖然已是晚春,卻殘雪猶存,讓人感到陣陣寒意。既稱“芳歲”,復(fù)稱“殘雪”,再一個“凍”字,寫出了這里荒寒而獨特的景象。“四月”照應(yīng)“芳歲晚”;“春水”暗應(yīng)“殘雪”。這兩句在荒寒的背景上涂抹了清亮的生命的綠色,意境寧靜優(yōu)美。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征兵。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四句意為:關(guān)外胡人正在放養(yǎng)戰(zhàn)馬,關(guān)內(nèi)漢家將日日征兵。露水凝重,把將士的寶刀打濕了;沙土松虛,軍隊的金鼓嗚嗚作鳴。這四句由前面描繪遼西春景轉(zhuǎn)為寫人。四月春草合,故胡人正牧馬。胡人入侵通常是在秋高馬肥之時,此春天牧馬,看似安寧祥和,實暗伏殺機,因而漢將日征兵,嚴加防范,不敢懈怠。“露重”兩句,用兵器與鎧甲在自然條件下的反應(yīng)突出士兵作戰(zhàn)的艱苦,引出下文的感嘆。

  “寒衣著已盡,春服誰為成。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四句意為:戍卒們冬天的寒衣已經(jīng)穿爛,可是這時春天的服裝還沒有誰給他們做成。轉(zhuǎn)告前往洛陽的使者,請你傳達一下這邊塞的艱苦情況。這四句即景抒情。“寒衣”二字,呼應(yīng)開頭次句“殘雪凍邊城”。寒衣已盡,春服無著,戍邊生活倍加艱辛,卻無人知曉、可憐。“春服誰為成”,采用疑問語氣,意即沒有做成,自然引出結(jié)句寄語洛陽使,亦即寄語朝廷,要體恤邊關(guān)將士的辛苦。字里行間,飽含著詩人的深切同情。

  這首反映邊塞生活的詩作,語言平實,層次清晰,格調(diào)剛健,境界沉雄,飽含深情,意在言外,可謂“風(fēng)骨凜然,一窺塞垣,說盡戎旅”。

1、于海娣唐詩鑒賞大全集: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67
2、吉林大學(xué)中文系唐詩鑒賞大典(二):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2009:144-146

相關(guān)推薦

  • 崔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