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天堂-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观看-亚洲v在线-亚洲wu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三棒鼓聲頻(先生醉也)

作者: 元代    曹德
【三棒鼓聲頻】

題淵明醉歸圖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有詩便寫,無酒重賒,
山聲野調欲唱些,俗事休說。
問青天借得松間月,陪伴今夜。
長安此時春夢熱,多少豪杰,
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
星般大縣兒難棄舍,晚入廬山社。
比及眉未攢,腰已折,
遲了也去官陶靖節(jié)!

【sān bàng gǔ shēng pín 】【三棒鼓聲頻】
tí yuān míng zuì guī tú 題淵明醉歸圖
xiān shēng zuì yě ,tóng zǐ fú zhě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yǒu shī biàn xiě ,wú jiǔ zhòng shē ,有詩便寫,無酒重賒,
shān shēng yě diào yù chàng xiē ,sú shì xiū shuō 。山聲野調欲唱些,俗事休說。
wèn qīng tiān jiè dé sōng jiān yuè ,péi bàn jīn yè 。問青天借得松間月,陪伴今夜。
zhǎng ān cǐ shí chūn mèng rè ,duō shǎo háo jié ,長安此時春夢熱,多少豪杰,
míng cháo jìng zhōng tóu sì xuě ,wū mào nán zhē 。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
xīng bān dà xiàn ér nán qì shě ,wǎn rù lú shān shè 。星般大縣兒難棄舍,晚入廬山社。
bǐ jí méi wèi zǎn ,yāo yǐ shé ,比及眉未攢,腰已折,
chí le yě qù guān táo jìng jiē !遲了也去官陶靖節(jié)!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三棒鼓聲頻(先生醉也)作者: 曹德

簡介 詩詞

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縣)人。曾任衢州路吏,山東憲吏。后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錄〕)二曲譏諷權貴伯顏擅自專權,殺害剡王徹徹篤,鍛煉諸獄,延及無辜。大書揭于五門之上,因此名聲大噪。

三棒鼓聲頻(先生醉也)譯文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先生我喝得醉了,仆童好好地攙扶著。

有詩便寫,無酒重賒。
有詩馬上就寫,沒有酒喝就再去賒。

山聲野調欲唱些,俗事休說。
山聲小調想要唱一些、那些俗事咱不說,

問青天借得松間月,陪伴今夜。
且向青天借一些松間的明月,陪伴俺度過今夜。

長安此時春夢熱,多少豪杰。
長安城里這時候春夢非常熱。多少英雄豪杰,

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
一天過后明天早晨的明鏡中就白發(fā)如雪,那么點幾的烏紗帽實在難遮。

星般大縣兒難棄舍,晚入廬山社。
多少可憐的人,星星大個縣官也不能舍,晚年則才想著要出家入什么白蓮社、等到你加入白蓮社,

比及眉未攢,腰曾折,遲了也,去官陶靖節(jié)。
腰也經(jīng)過多少次地向人折,一切都已經(jīng)晚了遲了許多。看看,那才是拋棄烏紗帽的陶靖節(jié)。

1、李伯欽編;崇賢書院釋圖解元曲三百首:黃山書社,2016.03:第234頁
2、畢寶魁,尹博著元曲三百首譯注評:現(xiàn)代出版社,2015.06:第349頁

三棒鼓聲頻(先生醉也)注釋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三棒鼓聲頻:元代時令小調,所屬官調不明,元散曲中僅曹德有出一曲。
曲調弄三疊,構成急促的三棒鼓聲。
先生:指陶淵明。

有詩便寫,無酒重賒(shē)

山聲野調欲唱些,俗事休說。

問青天借得松間月,陪伴今夜。

長安此時春夢熱,多少豪杰。

長安:指京城。
春夢熱:借用“黃粱一夢”典故,意謂京城里在朝百官此刻正做耆飛黃騰達的美夢。

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

烏帽:指官帽。

星般大縣兒難棄舍,晚入廬山社。

廬山社:慧遠法師在廬山東林寺創(chuàng)建佛門白蓮社。

比及眉未攢(zǎn),腰曾折,遲了也,去官陶靖節(jié)。

1、李伯欽編;崇賢書院釋圖解元曲三百首:黃山書社,2016.03:第234頁
2、畢寶魁,尹博著元曲三百首譯注評:現(xiàn)代出版社,2015.06:第349頁

三棒鼓聲頻(先生醉也)賞析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有詩便寫,無酒重賒。
山聲野調欲唱些,俗事休說。
問青天借得松間月,陪伴今夜。
長安此時春夢熱,多少豪杰。
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
星般大縣兒難棄舍,晚入廬山社。
比及眉未攢,腰曾折,遲了也,去官陶靖節(jié)。   這首曲是作者在觀賞《淵明醉歸圖》時,有感于社會現(xiàn)實,在畫軸上留下了這首曲子。“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有詩便寫,無酒重賒,山聲野調欲唱些,俗事休說。”這幾句描摹了一個隱居者的形象,不禁令人想起李白的《將進酒》中“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的詩句,一杯美酒,一位隱士,興之所至,隨筆寫來——這是多么愜意的場景啊!也暗中寄托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俗事”即塵俗之事,指追求功名富貴等,與下文“長安此時春夢熱”相照應,諷刺了人們一心求取功名的社會現(xiàn)實。“多少豪杰,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星般大縣兒難棄舍,晚入廬山社。比及眉未攢,腰曾折,遲了也,去官陶靖節(jié)。”這是規(guī)勸朝中為官者早日歸隱山林,免得落下凄慘的下場。“腰曾折”一句,化用了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詩句,更加強了對這種做法的否定。這首曲通俗易懂,委婉地表達了作者追尋隱逸的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