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看紅葉,縣城聞搗衣。自憐癡病苦,猶共賞心違。
高閣正臨夜,前山應落暉。離情在煙鳥,遙入故關飛。
高閣正臨夜,前山應落暉。離情在煙鳥,遙入故關飛。
韓偓(844年-923年),字致光,號致堯,小字冬郎,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詩人,翰林學士韓儀之弟,“南安四賢”之一。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年),進士及第,出佐河中節度使幕府。入為左拾遺,轉諫議大夫,遷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從平左軍中尉劉季述政變,迎接唐昭宗復位,授中書舍人,深得器重。黃巢進入長安,隨駕進入鳳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絕草詔起復前任宰相韋貽范。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貶為鄧州司馬。唐昭宗遇弒后,依附于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寫宮詞,多寫艷情,詞藻華麗,人稱“香奩體”。后梁龍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縣龍興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