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炎
張炎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lǐng)。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yōu)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chuàng)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jié)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shù)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lǐng)。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yōu)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chuàng)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jié)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shù)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香霧濕云鬟。蕊佩珊珊。酒醒微步晚波寒。金鼎尚存丹已化,雪冷虛壇。
游冶未知還。鶴怨空山。瀟湘無夢繞叢蘭。碧海茫茫歸不去,卻在人間。
黃金誰解教歌舞。留得當時譜。斷情殘意落人間。漢上行云迷卻、舊巫山。
妝樓何處尋樊素。空誤周郎顧。一簾秋雨翦燈看。無限羈愁分付、玉簫寒。
幾番問竹平安,雁書不盡相思字。籬根半樹,村深孤艇,闌干屢倚。遠草兼云,凍河膠雪,此時行李。望去程無數(shù),并州回首,還又渡、桑乾水。
笑我曾游萬里。甚匆匆、便成歸計。江空歲晚,棲遲猶在,吳頭楚尾。疏柳經(jīng)寒,斷槎浮月,依然憔悴。待相逢、說與相思,想亦在、相思里。
門當竹徑,鷺管苔磯,煙波自有閑人。棹入孤村,落照正滿寒汀。桃花遠迷洞口,想如今、方信無秦。醉夢醒,向滄浪容與,凈濯蘭纓。
欸乃一聲歸去,對筆床茶灶,寄傲幽情。雨笠風(fēng)蓑,古意謾說玄真。知魚淡然自樂,釣清名、空在絲綸。笑未已,笑嚴陵、還笑渭濱。
門掩新陰孤館靜。楊花卻解來相趁。幾日方知因酒病。無憀甚。脫巾掛壁將書枕。
是說落紅堆滿徑。不知何處游人盛。自笑扁舟猶未定。清和近。尋詩已約蘭陵令。
奚囊謝屐。向芙蓉城下,□□游歷。江上沙鷗何所似,白發(fā)飄飄行客。曠海乘風(fēng),長波垂釣,欲把珊瑚拂。近來楊柳,卻憐渾是秋色。
日暮空想佳人,楚芳難贈,煙水分明隔。老病孤舟天地里,惟有歌聲消得。故國荒城,斜陽古道,可奈花狼藉。他時一笑,似曾何處相識。
花引春來,手擎春住。芳心一點誰分付。微歌微笑驀思量,瞥然拋與東流去。
帶潤偷拈,和香密護。歸時自有留連處。不隨煙水不隨風(fēng),不教輕把劉郎誤。
不是瀟湘風(fēng)雨。不是洞庭煙樹。
醉倒古乾坤,人在孤篷來處。
休去。休去。見說桃源無路。
流水孤村,愛塵事頓消,來訪深隱。向醉里誰扶,滿身花影。鷗鷺相看如瘦,近來不是傷春病。嗟流景。竹外野橋,猶系煙艇。
誰引。斜川歸興。便啼鵑縱少,無奈時聽。待棹擊空明,魚波千頃。彈到琵琶留不住,最愁人是黃昏近。江風(fēng)緊。一行柳陰吹暝。
江濤如許。更一夜聽風(fēng)聽雨。短篷容與。盤礴那堪數(shù)。弭節(jié)澄江樹。不為莼鱸歸去。怕教冷落蘆花,誰招得舊鷗鷺。
寒汀古溆。盡日無人喚渡。此中清楚。寄情在譚F7E6。難覓真閑處。肯被水云留住。冷然棹入川流,去天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