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城下巴江水,春來似麹塵。軟沙如渭曲,斜岸憶天津。
影蘸新黃柳,香浮小白蘋.臨流搔首坐,惆悵為何人。
門嚴九重靜,窗幽一室閑。好是修心處,何必在深山。
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
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圓鬟無鬢堆髻樣,
斜紅不暈赭面狀。昔聞被發伊川中,辛有見之知有戎。
元和妝梳君記取,髻堆面赭非華風。
書意詩情不偶然,苦云夢想在林泉。愿為愚谷煙霞侶,
思結空門香火緣。每愧尚書情眷眷,自憐居士病綿綿。
不知待得心期否,老校于君六七年。
小樹兩株柏,新土三尺墳。蒼蒼白露草,此地哭劉君。
哭君豈無辭,辭云君子人。如何天不吊,窮悴至終身。
愚者多貴壽,賢者獨賤迍。龍亢彼無悔,蠖屈此不伸。
哭罷持此辭,吾將詰羲文。
晚來籃輿雪中回,喜遇君家門正開。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詩談笑自將來。
正與劉夢得,醉笑大開口。適值此詩來,歡喜君知否。
遂令高卷幕,兼遣重添酒。起望會稽云,東南一回首。
愛君金玉句,舉世誰人有。功用隨日新,資材本天授。
吟哦不能散,自午將及酉。遂留夢得眠,匡床宿東牖。
漠漠紛紛不奈何,狂風急雨兩相和。
晚來悵望君知否,枝上稀疏地上多。
五度龍門點額回,卻緣多藝復多才。貧泥客路黏難出,
愁鎖鄉心掣不開。何必更游京國去,不如且入醉鄉來。
吳弦楚調瀟湘弄,為我殷勤送一杯。
江水三回曲,愁人兩地情。磨圍山下色,明月峽中聲。
晚后連天碧,秋來徹底清。臨流有新恨,照見白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