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存亡拼音
[ wēi jí cún wáng ]
危急存亡的意思
危急:危險而緊急。指關系到生存滅亡的緊急關頭。
成語基本釋義:
[ 成語形式 ]
ABCD式的成語[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比喻形勢危險急迫危急存亡近義詞
危急存亡反義詞
危急存亡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危急存亡造句:
1、帝國主義強盜的洋槍已對準了它的心臟,在這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站起了一個個民族英雄:
2、今天下三分,益州無煤,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3、尼姆請求援救的電子郵件對A來說是危急存亡的事件,她感到有責任去幫助她。
4、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乃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聴以光先帝遺徳恢弘志士之気不宜妄自菲薄引喩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倶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褘董允等此皆良実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抜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広益也將軍向寵性行淑均堯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衆議挙寵以為督愚以為営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頽也先帝在時毎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霊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草盧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駆馳後値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付託不効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濾深入不毛今南方己定兵甲己足當奬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褘允之任也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効不効ば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霊若無興徳之言則責攸之褘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現代語訳
5、團隊正處于危急存亡之秋,作為團隊的一員,楊逸自然無法袖手旁觀。
危急存亡相關查詢
危急存亡成語接龍
- 亡國之音:原指國家將亡,人民困苦,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為哀思的曲調,后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
- 亡魂喪膽:形容驚慌恐懼到極點。
- 亡魂失魄: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亡戟得矛: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當,或有失有得。
- 亡命之徒: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
- 亡羊補牢: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 亡羊得牛:丟掉羊,得到牛。比喻損失小而收獲大。
- 亡國之聲:指淫靡的音樂。
- 亡魂喪魄:形容非常驚慌恐懼或心神不寧。
- 亡不待夕:亡:滅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滅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會滅亡。
- 亡可奈何:無可奈何。指只能如此,沒有別的辦法。
- 亡不旋跬:猶亡不旋踵。形容時間極短。
- 亡秦三戶:指不畏強暴,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
- 亡不旋踵:指迅速滅亡。不旋踵,來不及轉腳跟。形容時間極短。
- 亡矢遺鏃:損失箭和箭頭。比喻軍事上的細微損失。
- 亡國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遺臣。
- 亡羊之嘆:亡:丟失。嘆:嘆息。為丟失了羊而嘆息。比喻探索學問,徘徊歧路,結果一無所得,空留遺憾。亦作“亡羊歧路”。
- 亡國滅種:國家滅亡,種族滅絕。指一個國家被徹底毀滅。
- 亡猿禍木:比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行為。
- 亡國之社:已亡國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將其作為亡國的象征,以自儆戒。
- 亡國之器:指象箸、玉杯之類的器皿,古代作為驕奢亡國的象征。
- 亡國破家: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 亡猿災木:比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行為。同“亡猿禍木”。
- 亡在旦夕:旦:早晨;夕:晚上。滅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 亡國敗家:指國家覆滅、家人離散
危急存亡的意思是危急:危險而緊急。指關系到生存滅亡的緊急關頭。
本文地址:http://www.jnuae.cn/chengyu/1018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