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很多人還不知道音樂教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現在讓我們來看看!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應該有機地滲透到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之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征,從整體上把握音樂的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從而理解音樂元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親密接觸、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生活的前提。音樂課要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點,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3.面向所有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培養音樂專業人才,而是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的音樂潛能都得到開發,都能從中受益。音樂課的所有教學活動都應以學生為中心,師生互動,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參與音樂活動放在重要位置。
4.注重個性發展。
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加各種音樂活動,表達自己的個人情感和智慧。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不同個性的個性化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靈活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個性發展的可能性和空空間。
5.注意音樂練習。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音樂教學的各個領域都要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種音樂活動,并將其作為學生進入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的實踐,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表演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6.鼓勵音樂創作。
中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作旨在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在教學過程中,要設置生動有趣的創造活動的內容、形式和場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對音樂創作活動的評價應主要著眼于創作活動的過程。
7.提倡學科綜合。
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的綜合;與音樂、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融合;音樂與藝術以外的其他學科的融合,在實踐中,綜合要以音樂為主要的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與其他藝術門類、其他學科的聯系。
8.弘揚民族音樂。
應將中國各民族優秀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的重要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學生可以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反映現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也應納入音樂教學。
9.了解多元文化。
世界和平與發展取決于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也要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讓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讓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10.完善評價機制。
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建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實現為評價出發點的綜合評價機制。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三個層面,并可采取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和其他評價等多種形式。評價指標不僅要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還要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以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過程和方法的有效性。要善于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運用評價來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改善教學管理。
以上解釋了音樂教程的基本概念。這篇文章已經分享到這里了。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信息有誤,請聯系邊肖進行更正。